四是发展规划上,要高度重视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分布的分散性,以及能源密度较低的特点,要从能源采集、输送、转换到使用整个产业链一体化来研究确定其在我国能源体系中的战略定位,并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要以提高能源效率与清洁利用为中心来确定产业发展模式。只按工业化时代的“规模效益”的模式来配置资源,往往并非最好选择,而按“系统化”,“集成化”与“效益规模”等概念来配置组合各种能源的使用,可能会取得更佳效益。
(二)进一步加强电网建设
从电力行业内部结构来看,处理好电源与电网的关系十分必要。长期以来,电网一直是个薄弱环节。这既是受长期的重发轻供的影响,电网投资不足等所造成的,也由于能源产地愈来愈远离负荷中心及可再生能源等间隙电源与分布式电源的发展,信息化的发展与工业化的融合的要求等等,给电网的规划建设带来新的问题。对此在“十二五”的电力规划中要充分重视这些问题,调整好电源与电网的结构性问题,做出合理的安排。
1.首要的问题是要继续加大电网的投入,把加大电网投入作为调整结构,拉动内需,提升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为此要继续调整电力投资比例,长期以来电源与电网投资比例在7:3左右,与国外为4:6完全相反。在进入21世纪后,这种状况有所改善,但2007年所完成的电源投资与电网投资之比仍然为6:4,直到2008年才第一次出现电源与电网投资基本相等的状况(即电网投资达2885亿元,占电力总投资的50.05%),这种情况在“十二五”计划期内需要做进一步的调整,争取调整电源与电网之比为4.5:5.5,这是调整电力内部结构的重要保证。
2.加快全国联网建设,实现更大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在上个经济周期中,即在20世纪末中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电力来说就是“西电东送”的发展战略,这对加快西部经济发展,水电开发以及促进全国联网建设,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现在即将进入“十二五”规划期,又处于改革开发的第三个经济发展周期,在这一规划期内需要进一步在“西送”战略基础上增加“北电南送”的战略内容,即加大我国北部、西部的陕西、山西、宁夏、蒙西、锡盟等煤炭及其电力的一体化开发,实现西电东送与北电南送相结合的战略,这对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对东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所提供的能源支撑,对于我国电力与电网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十一五”期间,特高压1000KV交流输电示范工程取得的成功,将为这一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技术的支撑和装备供应的保证。为此,对“十二五”的“西电东送”与“北电南送”做出专项规划,在经国家组织论证审查后正式列入国家“十二五”电力发展规划,将是十分必要的。
3.要重视区域电网的建设
主要为西北750KV电网和各大区500KV电网的建设与完善,为电网的安全、可靠奠定基础,也为扩大各区域电网之间的电力电量交易创造条件。在完善与加强电网结构方面,首先是要消除输电卡脖子,提高电网的热稳定、暂态稳定水平,处理电网稳定过多依赖于安控装置、无功补偿不足等问题,以提高电网的安全稳定水平和输送能力。同时统筹经济与安全,提高电网的防御自然灾害与抗风险能力。另外要加强电源与电网的统一规划。使新建电厂能及时的送得出,落得下,用得上,使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得到保证。
4.要特别重视配电网的建设
这应是“十二五”电力规划的重点。其一是在配电网建设中要安排好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的规划,及其无功配置、谐波治理等技术问题,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二是提高电网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建设智能电网,使配电网更能适应用户自主选择的需要,和适应电力市场发展的需要,三是电网发展规划要与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将输电通道等统一纳入地区规划中。
5.跨国电网的建设
电网是实现国内各地区资源化配置的载体,也是实现跨国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十二五”重点考虑的是俄罗斯向我国送电及在蒙古建设煤电向我国输电的问题,以及南方电网与东南亚越南、泰国、老挝等联网问题和缅甸水电开发向我国送电等问题。
四、要转变电力发展方式
主要是电力发展要由过度依靠财力、物力、人力及环境资源的投入,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依靠生产关系等的改革,由只依靠外延扩大再生产转到重视内延发展,以及只强调电力供应侧的发展,而对电力需求侧管理及提高使用效率重视不够等等。为此,在发展规划中要关注如下一些问题:
(一)要更加重视依靠科技进步
这是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根本的动力来源于科技进步,对于电力发展来说,首先要通过科技进步,提高能源的转换效率与传输效率;其次要广泛地、有效地将更多的难以直接利用的能源实现高效的转化,增加电力供给;其三是在能源转换与传输中要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清洁转换与使用。为此,在“十二五”期间要更多关注如下一些课题,并能正式列入发展规划中:
来源:中国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