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力需求侧管理
需求侧管理概述。需求侧管理(Demand Side Management,DSM)是在政府法规和政策的支持下,通过有效的激励和引导措施,配合适宜的运作方式,促使电网公司、能源服务公司、中介机构、节能产品供应商、电力用户等共同努力,在满足同样用电功能的同时,提高终端用电效率和改善用电方式,减少电量消耗和电力需求,实现能源服务成本最低、社会效益最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各方收益所进行的管理活动[2]。
DSM的运作是面向广大电力用户,提高用户积极性共同对用电实施节约管理。自80年代初期开始大力发展DSM,到目前为止,更多的是强调客户至上,以提高用户满意度为目标。其主要内容有两点:
负荷管理—以各种方式降低电网的最大负荷,促使电力需求在各时段里合理应用,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达到电力的供需平衡。
能效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力图减少系统的发电量和发电燃料消耗,降低用电量,减少消耗。
需求侧管理实施手段。DSM实施手段主要有四种:a.技术手段;b.经济手段;c.引导手段;d.行政手段。
a.针对特定的对象,应用先进的节能技术来提高设备工作效率或改变功耗模式,降低电能消耗量,这是技术手段。其具体措施包括:电网负荷错峰转移控制方式;充分利用电锅炉、暖气等能量存储设备;各类高效节能家用电器、照明系统的投入使用,配合速度控制技术和电加热技术最终提高用电效率;开发新能源以减轻用电压力;利用有效的绝缘技术和绝缘材料加大剩余能量的回收利用,降低用电量。
b.基于经济学原理的DSM是指根据用户用电负荷曲线,利用价格机制维持电力供需平衡,引导用户遵循新型用电规范,降低电能消耗量。其具体措施包括:多元化的电价机制;电力用户通过采取节电措施以减少系统电力资源的负荷等同于向系统“反哺”资源,称之为需求侧竞价;通过节电奖励、折让鼓励等措施进行直接激励。
c.引导手段是通过舆论效应引导用户获得最大化的节电成果。主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将节能知识等宣传信息通过各类媒介向用户传递,进行意识传递;另一种是直接与用户接触并提供多种能源服务,进行消费引导。
d.行政手段是主导者出台法律法规扶持新节能技术规范用户消费行为,促使社会各界开展各类管理活动。
2 需求侧管理电价机制
销售电价。电或其相关商品在产、供、销的过程中价值的体现称之为电价。电价包括:a.发电企业上网电价;b.电网企业输配电电价;c.终端销售电价。其中终端销售电价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核心,在节能减排和开发可再生能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销售电价即供电企业与终端用户的结算价格,包括目录电价和价外基金及附加,其中只有目录电价对应的收入形成电力企业的销售收入[3]。电力改革的前几年,电价政策的重点在于供电侧,将提高其供给能力作为政策的发展趋势,电价机制和供求影响的关系在近些年才备受关注。合理的与电力直接密切相关的电价机制可以刺激用户改变用电方式,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销售电价分类。销售电价分类如图1所示:
图1 销售电价分类示意图
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