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油、煤炭和天然气常规矿物能源供应趋紧的驱使下,生物能源以其可再生性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从以小桐子为原料的生物柴油开发到秸秆直燃发电,再到地沟油利用,云南都做了很好的尝试和探索。云南在生物能源探索上又取得了新成就,昆明电器研究所新能源公司(下称:电研新能源)研发的生物质碳化裂解技术,开创出了一片生物能源利用的新天地,适应了云南这个农业大省秸秆丰富但相对分散原料的实际,并且引起了资本的关注。
和传统的生物能源利用不一样的是,电研新能源主要研究开发生物质气化发电、气化集中供气、气化直燃供热和生物质成型燃料以及生态农林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这种技术更符合云南实际,能成本更低地减少秸秆的运输费用。”电研新能源董事长蔡正达介绍,现在主流的秸秆燃烧发电最小装机也很难适应云南分散的秸秆原料供应现实,而秸秆供应不充足,就会导致秸秆直燃发电原料半径辐射过宽,导致秸秆运费的增加,从而大大增加了秸秆直燃发电的成本,这成为了秸秆燃烧发电的一个限制条件。而电研新能源通过控温热解技术,将农业秸秆、林业废弃物等生物质原料转化为气体燃料,用以直接供热和发电用,同时获得高品质生物质碳,用在工业硅和有色冶金行业。
蔡正达介绍,电研新能源的这以技术核心集中在一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装置和生物质碳化技术上。这套名为DY型生物质能致密成型设备能将生物质进行压缩,提高燃烧效率和能量利用率。而碳化技术就是将生物质原料在可控的温度下进行热裂解碳化,得到生物质碳、燃气和木焦油三种产品,生物质在碳化过程中就会释放产生热性和抗练性与中等质量煤接近的燃气,其密度1.0~1.2T/m3,热值13381~16726KJ/kg,灰分在5%左右,含硫量在5‰以下,燃烧率90%以上,比普通秸秆做燃料利用率提高50%。同时,生物质原料经致密压缩后解决了其运输、贮存困难的问题,为生物质能源的利用和推广奠定了基础。“我们的目标是,使其尽快形成行业产业链,促进我省乃至全国的生物质利用行业发展。”蔡正达说。
云南是农业大省,有充足的秸秆和烤烟秆。省发改委提供的资料显示,云南有常用耕地414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10.5%,总播种面积达605.36万公顷,复种指数达到146.22%,主要作物的秸秆产量可达2237.4万吨(不含400万吨蔗渣)。据估算,全省每年农业生产大约可产生2500万吨秸秆,加上每年的林业废弃物和种植经济林,每年可提供作为原料的生物质能源十分充足。但云南秸秆原料比较分散,加之秸秆产地主要是山区,秸秆运输就是一个不小的问题,所以如何减少秸秆的收集半径,是降低生物质能源成本的一个关键环节。电研新能源开发的生物质能致密成型设备秸秆辐射半径为10公里,生物质利用的成本可以降低不少。蔡正达说,云南丰富的秸秆完全满足小型生物质气化发生炉的原料需求,因此推广使用生物质能致密成型设备不仅可以改变农民千百年来直接烧柴做饭、取暖的落后生活方式,让农民用上方便、清洁、经济的燃气,更有利于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加上本产品的小型化和经济实惠,符合农村广大用户的生活要求和市场的需求。
不仅仅是云南,电研新能源还把目光投向全国市场和周边国家,在云南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推动下,电研新能源已经把设备出口到了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现在正在向孟加拉国等南亚市场挺进。
来源:国际新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