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荆门热电厂采用数字电液调节系统(DEH)对5号机组原有液压调节系统进行改造,实现了汽轮机纯电调控制。通过对DEH投运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分析和处理,保证了DEH各项功能的实现,改善了汽轮机调节手段,提高了机组自动化控制水平。
【关键词】 汽轮机 数字电液调节系统 热控设备 改造
0 前言
荆门热电厂5号机组是1983年建成投产的200 MW燃煤汽轮发电机组。锅炉为哈尔滨锅炉厂生产的HG670/140-8型单汽包自然循环中间储仓式煤粉炉,汽轮机为哈尔滨汽轮机厂生产的N200-130-535/535-34型一次中间再热冷凝式汽轮机。10 多年来,该机组作为主力机组在电网内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该机组建设时,热控设备采用的是70 年代末期产品,自动化程度不太高。为提高自动化控制水平,确保机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并适应创一流电厂的需要,决定对该机组热控设备进行改造,采用国产分散控制系统(DCS)实现协调控制系统(CCS)和数据采集系统(DAS)的功能。为彻底改善汽轮发电机组的调节水平,使机组实现协调控制,对原有汽轮机的液压调节部分进行了改造,采用DEH实现机组纯电调控制。
1 改造方案
5号机原有调节系统为机械液压式,通过凸轮配汽机构喷嘴调节方式对汽轮机进行转速控制和负荷调节,所有操作均由运行人员就地操作。这种方式显然存在许多不足:(1)调节方式灵敏度低、迟缓率大,负荷响应慢、适应力差;(2)所有操作必须靠人工在机头就地操作,转速控制和负荷调节既不能远方操作,更不能自动控制,运行人员劳动强度大,且影响机组控制的可靠性与安全性;(3)原有调节方式不具备与其它系统的通信能力,无法实现机组协调控制,更不能满足电网自动负荷调度AGC的要求及提高机组整体自动化水平。针对以上问题,对原有汽轮机液压调节部分进行改造,采用DEH-3A控制器和高压抗燃油液压部分组成的数字式电液控制系统,实现纯电调控制功能。在改造过程中,取消凸轮配汽结构,重新设计弹簧座,配4 套高压油动机和4 套中压油动机,采用伺服阀控制的单侧油动机与调节阀门的阀杆相连接;增加DEH-3A控制器、操作员站、工程师站和高压抗燃油供油系统;增加OPC电磁阀;将原保安系统全部保留,包括安全油控制的高压主汽门自动关闭器,并在原安全油系统与高压抗燃油系统间增加隔膜阀,安全油系统动作时,高压抗燃油系统跟随动作。
2 DEH主要功能
改造后的控制系统采用计算机控制,精度高、可靠性好,汽轮机运行人员只需通过操作员站进行键盘操作,就可达到对机组的控制。DEH控制系统具有以下功能:(1)汽轮机转速控制。汽轮机挂闸后,可用手动或自动方式设定目标转速,由高、中压调节汽门联合控制汽轮机升速到3 000 r/min。在升速过程中,能自动快速通过预置的临界转速。(2)自动同期控制。汽轮机升速到3 000 r/min后,DEH发出同期请求,可接受同期装置的指令,将汽轮机控制到同步转速,实现并网带负荷。(3)机组负荷控制。机组并网后,DEH能自动给出初始负荷指令,使机组带上初始负荷。并网后,DEH由功率和调节级压力反馈,组成串级调节系统,实现功率-频率调节,对机组进行负荷控制。(4)参与机组协调控制。DEH可接受CCS的负荷指令,控制汽轮机负荷,与锅炉调节系统一起实现机炉协调控制。(5)主蒸汽压力控制(TPC)。DEH可控制调节汽门开度实现机调压,并实现低汽压保护功能,维持汽压稳定。(6)多阀控制功能。通过单阀/多阀切换,提供阀门管理功能,实现节流调节和喷嘴调节,满足机组不同运行方式和节能需要。(7)快速减负荷(RUNBACK)。针对机组不同辅机故障情况,提供3 档快速减负荷速率和限制值,使机组在部分辅机故障时快速减负荷。(8)阀门试验。为保证每个阀门活动灵活,可通过DEH对每个调节汽门进行在线活动试验,并在试验过程中通过其它阀门的调节作用,维持机组负荷稳定。(9)OPC控制功能。为防止汽轮机超速,在油开关跳闸、汽轮机转速达到额定转速的103%时,DEH的OPC功能作用,关闭高、中压调节汽门,使转速下降到低于3 090 r/min后再开启,控制转速并维持3 000 r/min运行。(10)超速保护功能。接收到转速信号达110%额定转速(3 300 r/min)时,DEH发出指令关闭所有进汽门,实现停机保护。(11)参数监视功能。DEH可对各参数进行采集,运行人员可通过操作员站的CRT画面,对机组运行过程进行参数监视。
3 DEH投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DEH系统各部分完成现场安装、接线和调试后,大修完的5号机组于1997年12月5日点火启动,一次成功地由DEH控制机组升速到3 000 r/min,实现并网带负荷。在DEH投运过程中曾出现过一些问题,经处理后,基本实现了其各项功能,对机组进行了有效的控制调节。
3.1 机组启动初期隔膜阀卡死问题
在DEH投运初期的汽轮机启动过程中,曾出现隔膜阀卡死、建立不起油压问题,使汽轮机无法挂闸启动。经检查发现,是由隔膜阀卡死造成的。在引进型300 MW机组中,隔膜阀的承受压力为0.7 MPa左右,采用Fisher薄膜式阀门作隔膜阀就能满足要求。荆门热电厂这台200 MW机组隔膜阀正常工作时的透平油压为2.0 MPa,因此选用了Fisher活塞阀。系统投运不久,因油质不干净使活塞卡住不能动作。在处理过程中试图通过旋转螺杆使活塞活动,由于是在阀芯落座的状态下旋转的,使活塞接触面受到损伤,造成活塞阀关闭不严密,出现泄漏现象,建立不起油压。经更换一个新活塞式隔膜阀后,问题得到解决。为防止类似故障出现,一方面选择能承受高压的薄膜式隔膜阀,克服活塞式隔膜阀卡涩问题;另一方面,在采用活塞式隔膜阀时,切实保证通过阀门的油质洁净,并注意在处理卡死时的修复工艺。
3.2 高、中压缸负荷分配比例的影响问题
DEH对300 MW机组启动升速时,先让中压调节汽门处于全开状态,由6 个高压调节汽门参加调节,对机组进行转速控制。但高、中压调节汽门都参加了调节,因而在调节参数设置上不一样。对于200 MW中间再热机组,根据技术经济比较,保证中间再热压力合理的方法是使机组高压段占整个机组功率的1/3~1/4,即高、中压负荷分配一般为1∶3。根据调节汽门特性,前50%行程控制90%的流量,后50%行程仅改变10%流量。该机组高压调节汽门行程为40 cm,其中空行程7 cm,即前50%行程(20 cm)中只有13 cm控制90%的流量,精度要求很高。
按高、中压负荷分配比例为1∶3,当转速升到2 300 r/min以上时,中压调节汽门全开,经再热器进入中压调节汽门的蒸汽有时间迟延,而中压调节汽门又不在控制状态,只靠高压调节汽门调节,控制效果不佳。将分配比例按1∶2进行调节参数整定后,控制效果有所好转,但转速达2 700 r/min以上时,中压调节汽门还可能全开。经试验,按分配比例1∶1.8进行参数整定,避免了升速过程中出现中压调节汽门全开而影响控制效果的现象,提高了转速控制精度。
3.3 油开关跳闸信号接法的影响问题
1997年12月10日机组在系统改造初期启动过程中,当时带负荷40 MW,突然出现主蒸汽调节汽门全关,指令出现3 000 r/min后又瞬间变成250 MW,且再无法开启高压调节汽门,使运行人员无法进行操作。经检查分析,是由于油开关跳闸信号误发引起的。油开关跳闸是由2 个接点信号分别送来同时作用,因信号质量问题,其中一个闪动先发出油开关跳闸信号,DEH接受到此信号后,即刻由负荷控制转为转速控制,并自动给出目标指令3 000 r/min(按额定转速给出)。因该油开关跳闸信号并非真实信号,当闪动恢复后,DEH又按负荷控制的上限值给出250 MW指令(转到负荷控制时自动给出的最大负荷值),且此时应切至手动,用阀门手动键开启高压调节汽门。由于系统投运初期,运行人员还不熟悉这种操作程序,便作了打闸停机处理。
由历史数据记录得到的该过程各参数变化曲线示于图2。其中曲线1~5分别表示负荷指令、转速指令、实际转速、负荷曲线及调节级压力。从中可看出,出现油开关跳闸信号时,负荷由40 MW甩到0 MW,而转速指令为3 000 r/min,油开关跳闸信号瞬间闪动后,负荷指令由170 MW突变为250 MW,操作人员打闸后,负荷指令和转速指令全下降到0。从调节级压力曲线5可看出,机组带负荷40 MW时,IP只有1.8 MPa,DEH的OPC功能是在IP≥3.0 MPa时才起作用。因此在出现上述故障时,虽有油开关跳闸信号,但因当时IP=1.8 MPa<3.0 MPa,OPC不能起作用,无法控制调节汽门先关后开,以维持机组在额定转速运行。为此,一方面将2 个油开关跳闸信号先串联后送给DEH,以提高信号可靠性;另一方面,将系统功能和程序向运行人员交待清楚,让运行维护人员掌握,以利于运行操作。
图2 油开关跳闸信号影响机组运行的过程记录
1—负荷指令;2—转速指令;3—实际转速;4—负荷曲线;
5—调节级压力
3.4 发电机失磁引起的控制系统故障
1998年4月,机组运行过程中由于发电机失磁引起DCS工作不正常,锅炉熄火停机。DCS恢复工作后,锅炉点火,在汽轮机启动过程中,发现8 个调节汽门中的4 个Vcc卡不能复位,DEH不能投入自动。对Vcc卡进行复位处理后,DEH允许投入自动。但运行人员将DEH打到自动位后,发现仍有2 个调节汽门不能开启,进而将高压缸排汽逆止门垫子吹坏,影响了机组正常启动运行。
从DCS工作条件和DEH投入自动的逻辑条件进行检查分析,认为是在发电机失磁过程中,对DCS的工作电源有一个大的波动,因UPS电源在系统运行中处于旁路状态,所以发电机失磁时不能正常切换到UPS电源,使操作员站失电,DPU断掉。恢复电压后对Vcc卡并未全部复位,仍有2 个Vcc卡未复位,不能正常工作。DEH投入自动位的逻辑程序是:只要少于2 个Vcc卡故障时就可投入自动。因此,在2 个Vcc卡还未复位时就有了允许投自动的信号显示,运行人员投入自动后却不能开启这2 个Vcc卡所对应的调节汽门,造成以上问题。
为此,对DCS电源性能要求进行了全面试验,包括DCS备用电源切换试验、UPS电源切换试验、卡件适应的电源范围测试及电压突变试验等。经试验确认,DCS卡件的工作电压范围均在制造厂家提供的技术指标范围内,且所有电源正常切换时间均能满足DCS工作要求。引起上述故障现象的主要原因首先是UPS电源处在旁路状态,未做到冗余备用,因此不能保证DCS供电电源出现问题时,UPS电源正常切换供电;另外,DEH的2 个或少于2 个Vcc卡故障可投入自动的逻辑条件还不适应现场运行需要,应进行修正;同时,采用DCS对机组进行控制时,都应有DCS失电的停机保护。而在荆门热电厂5号机组进行控制系统改造时,却未加入DCS失电的停机保护功能,甚至连失电的报警显示都没有,因此在发电机失磁电源出现故障时既没有保护措施,又无报警显示,使运行人员不能掌握系统工作情况,无法正常操作。事后对这几个问题进行了认真处理,保证了DEH正常运行。
4 DEH改造后的运行效果
5号机组汽轮机改造为DEH纯电调控制后,及时处理了试运中出现的问题,保证了控制系统正常工作,基本实现了各项功能,取得了较好效果。(1)由于原来液压调节系统是一个纯转速有差调节系统,改成纯电调控制系统后,可实现转速和功率的无差调节,提高了机组的负荷适应性。(2)取消了原来凸轮配汽机构,通过伺服阀对各调节汽门实行控制,可经阀门切换使机组在启动时采取单阀控制,提高转子使用寿命,也可实现喷嘴调节以提高机组效率。同时,还可通过软件修改阀门的凸轮特性,提高控制效果。(3)采用操作员站方式进行操作,克服了汽轮机运行人员就地操作的困难,减轻了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操作人员通过操作员站提供的CRT对运行参数进行在线监视,提高了操作的可靠性。(4)由于采用DEH控制系统,通过网络实现机炉控制系统间的通信和数据传递,为实现协调控制创造了条件。在试运过程中,已对机炉协调控制方式进行了试验,在锅炉自动调节系统正常投入的情况下,可投入CCS,进而接受AGC指令,实现自动负荷调度功能。
当然,对200 MW老机组的汽轮机控制系统改造也有多种方式,采用电液并存的电调方式在东北锦州电厂等老机组改造中,也取得了成功经验和良好效果,而在荆门热电厂5号机组上采用纯电调方式改造成功,全国还是首例。在采用DEH纯电调控制系统对200 MW及以下老机组进行改造时,必须注意老机组的特点,认真进行设计和组态,不能完全照搬300 MW机组DEH的应用经验。在老机组热控设备改造中,由于不是新建机组,又不是更换全部设备,在改造部分与保留部分的接口问题上应充分考虑,特别要重视控制系统与原有保护系统接口和逻辑关系的设定,避免出现影响机组安全运行的问题。另外,还应注意对热工人员和运行人员的技术培训,详细介绍制造厂的设计思想、新系统功能和逻辑关系,并在系统投运前制定新的操作运行规程供运行人员遵照执行,满足对热控设备操作和维护的需要,确保机组安全和稳定运行。
来源:湖北省电力工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