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的浪潮滚滚而来之时,我便对好课有了这样的认识:只要在上课伊始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体验“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生活,接着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进行探究,然后分组展示探
究成果,教师并且应该毫不吝啬地给学生以欣赏或鼓励。整节课上,大部分时间是学生在说,其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发挥。不管学生说得怎么样,只要他说了,就应该有他的道理,不应否定,否则会扼杀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我还认为,一节好课应该是包罗万象的,既应该有音乐,又应该有绘画,还应该有舞蹈,更应该有课件,甚至数学、史、地、生等各科知识都应有所涉及。手脚并用,花样繁多,给人一种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的大容量的感觉。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不断的学习新课程理念,不断的对新课程理念实质的领悟,我对好课又有了一点新的认识。我说不出好课究竟应该有怎样的标准,但我觉得以下几种课不能算是好课。
首先,仅仅气氛活跃,不能断定是好课。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若教师将“合作”简化为“讨论”,将“探究”误认为就是学生对教师所设问题答案的讨论,于是让学生围绕问题全班讨论、大组讨论、小组讨论,好像“不讨论就无以成好课”。一堂课中,学生七嘴八舌,气氛活跃,实则哗噪有余,浮泛浅表。其实,“过心”比“过耳”更重要,语文课堂少不了品读、感悟、玩味、思考、涵泳,有时候“沉静”比活跃更为需要,要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有时必须沉下心来,或静静阅读,或独立思考。见问题就讨论的哗噪语文课,看似气氛活跃,实则是泡沫语文课。
其次,没有语文味儿,不能算是好课。
有的教师在上课时,音乐悠扬,绘画逼真,舞蹈优美,课件精制,真可谓手脚并用,花样繁多,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其结果是容量虽大,刺激虽丰富,但“语文”本身的内容未被关注,学生远离文本本身。
又如,有教师在上《黄河颂》时,用大量课件展示黄河的图片,让学生结合地理和历史知识大谈黄河的起源、流程以及黄河流域发现的早期人类文化遗址、历代王朝建都位置,甚至谈到黄河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也是一种偏向的表现。因为这首诗主要是借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精神,而教学却游离于诗歌以外,脱离了教学主题。新课程理念提倡“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能力”。有人便误以为可以无限超越文本,其实,“立足文本”与“超越文本”应有度。如果不去关心所选文章在某册书中的“语文”意图,这篇文章就失去了语文学习的意义。
第三,放野马打乱仗,也不是好课。
随着人们对多元解读、接受美学、体验学习等观念的认可,加之课改提倡重视学生的自主体验,确实打碎了原来标准答案钳制学生单一解读文本的枷锁。但凡事过犹不及,曾有一段时间,我们语文课上出现了这样的现象:一堂课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自读讨论,交流时教师的评价结果是,甲很对,乙也不错,丙很好,丁也值得肯定,学生实实在在地放了一回野马,到头来大家都有道理。我认为,这里有一个较严重的倾向,就是由原来解读不尊重阅读主体走向另一个极端,阅读教学严重的不尊重文本了。一堂课,学生七嘴八舌打乱仗,看似思维活跃,可出语一句,离题万里。“重视阅读者自身的体验”这种提法本身没错,但我们不能将“阅读教学”和“自主阅读”混为一谈。阅读教学应该将重视阅读体验和尊重文本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在阅读课中学到解读文本的方法、途径,真正提高阅读能力。教师不应给学生一个标准答案,更不应让学生无原则地和稀泥,而应该在学生打乱仗、曲解、误读时给予适当的引导。
第四,重技术轻功底,也不会是好课。
一堂好课,从施教者角度看,应该是两种必需素养的融合——思想和技术。然而,过去很长时间里,教师们重视如何安排课堂结构、组织教学、有效驾御课堂;重视如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重视如何巧妙点拨,提升学生能力,却更多地把这许多的“如何”理解为教学技巧上的问题。特别是为了对付应试教育,语文课大多都是重技术轻功底。在今天看来,只有技巧缺乏文化底蕴的课,是枯竭的低层次的指挥。语文教师的阅读面、阅读量直接决定着文化底蕴和思想,即思想来自学养,学养又来自广泛的阅读。作为语文教师在要求学生大量阅读的同时,不仅自己要读书,而且要多读书,读好书。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更好的实现思想和技术的融合。
总之,以前在我眼中的好课,现在已被发现了一些病症。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不断的提高诊断水平,给已患病的“好课”开几剂对症的药方,让“好课”真的“好”起来。
来源:万众电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