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GIS及SCADA系统的配网运行方式管理的应用,使县级供电系统运行方式管理工作向科学化、现代化迈进了一大步,其卓有成效的功能,不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调度水平,增加了配网运行的安全性,并使我局供电可靠性逐年上升,线损逐年下降。关键词:MIS;GIS;SCADA;配网;运方;线损;可靠性 1引言
为提高城乡配网供电可靠性,我局对10kV线路进行分段和联络:农村10kV线路以10~16台配变为一段,对主线进行分段,10kV线路间采用手拉手联络方式;城区10kV采用划块供电原则,按地理位置及负荷水平,把城区14平方公里划成17个供电块,每块由一条10kV主线从变电所供电到供电块域,供电块内采用10kV开关站,主线供电至开关站后,由开关站放射性地向四周供电,每条出线供6~10台配变。每一供电块内建设一个开关站,每三个开关站为一组,互相联络、互为备用。其典型一次接线图见图1。 通过联络、分段措施,我局配网的供电可靠性大大提高,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配网运行方式的管理变得相对复杂起来。2配网运行方式管理的难点由于10kV配电线路中间联络增多、分段增多,调度和供电所运行人员必须十分清楚配网的现状运行方式,否则便会发生误调度、误操作,轻则引起配网事故,重则发生人身伤亡事故。同时,调度人员还必须清楚地知道每条线路的导线规格,允许的最大负荷电流,以及实时负荷电流,断路器的位置、状态等,以便确定合理的运行方式。但是由于线路众多、柱上断路器及开关站数量巨大,调度及运行人员不容易记住当前的运行方式和线路状况,以至发生了许多未遂事故,给配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埋下极大的隐患。而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配网运行方式的管理,则使上述问题迎刃而解。3基于GIS的配网运行方式管理3.1配网GIS地理信息系统简介我局自1998年9月开始与东莞高智公司合作开发MIS管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是其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我局的GIS运行在Mapinfo及MapX两个平台上,其中数据维护以Mapinfo为主,查询、分析以MapX为主。我局在1999年10月,在全局范围内开通了光纤网络,同时GIS系统全面投入试运行,因而可在任一部门维护和查询GIS上的数据,十分方便。3.2系统配置软件配置:操作系统:Compaqtrue64Unix;WindowsNT4.0;Windows98;数据库:Oracle8iforUnix;GIS开发平台:Mapinfo4.0;Mapx;开发工具:Develop2000;VB;Mapbasic;Mapx;硬件配置:主服务器CompaqD20(1台)网桥服务器PC(1台)交换机Cisco2900(2台)交换机Cisco1900(12台)PC机(多台)我局MIS系统功能模块如图2所示。 3.3运行方式管理在配网GIS地理信息系统上,通过改变断路器、刀闸、跌落式熔断器的状态,其线路的运行方式随之改变,即GIS上的配网能够反映实际线路的运行方式。GIS上断路器等状态的改变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一)由于SCADA数据通过网桥机导入了GIS系统,因此,变电所、开关站的断路器状态改变后,其状态量随之进入GIS系统;(二)调度员接到各运行部门(供电所)报上来的开关合(分)的情况后,人工在GIS上改变其状态量,GIS系统则根据状态量自动改变配网运行方式。由于配网GIS地理信息系统中的配网运行方式(即配网接线方式)实时反映了实际线路的运行方式,在GIS上每个断路器、刀闸、跌落式熔断器都显示出其实际状态,并且每一条线路上所有断路器、刀闸、跌落式熔断器的状态量可列表显示,使调度员一目了然,轻松地掌握配网实际运行方式,使配网调度更加安全、可靠。实际使用中,断路器、刀闸等重要分段、联络设备的状态维护由调度员完成;跌落式熔断器等分支线路控制设备由各供电所运行人员维护。由于我局在全区范围内开通了光缆,GIS全区联网,因而,GIS上的断路器、刀闸、跌落式熔断器状态量为唯一的、并可由全局共享,使有关人员均可随时了解配网的实时运行方式。同时,基于GIS的配网运行方式的管理还有以下优点:3.3.1掌握负荷通过从调度SCADA中导入的数据,在每一条线路上可显示实时负荷电流。3.3.2模拟操作在GIS上可在配网运行方式确定前,在GIS上进行模拟操作,GIS根据从SCADA中读入的负荷数据进行负荷电流模拟分配,并根据导线规格对负荷电流进行校核,发现负荷电流超过导线允许负荷时,便会报警,避免线路过载。3.3.3故障定位当电力用户出现故障或停电时,只要报出用户名,就可在GIS上查出该用户的配变名称,以及配变在地图上的位置。同时列出控制该配变所在线路的刀闸及断路器,为快速找到故障点,及时隔离故障创造条件。3.3.4发布停电信息在GIS上拉开开关或单刀时,地图上由该开关及单刀控制的线路的颜色由红色转为黑色,并列出所有停电的用户。调度员可据此向电视台、传呼台发送停电范围和用户名称。4深化应用4.1基于GIS运方的可靠性统计管理在GIS中每台配变、每个高压用户与线路有明确的连接关系,因此,GIS根据运行方式中断路器、刀闸、跌落式熔断器的状态量,确定线路的停电范围,自动统计并列出所有停电高压用户的清单;并根据状态量的改变时间,确定该停电范围内的停电时间,确定停电时户数。4.2基于运行方式的理论线损计算把GIS及SCADA结合用于理论线损计算,是理论线损计算的一大进步,以往的理论线损计算,在电流数值的采集上,均采取近似方法,如典型日法:采用代表日的数据进行计算,代表日每小时内负荷不变,计算结果进行修正后,代表一个月的线损。而我局基于MIS的理论线损计算,则利用从SCADA读入的5min一次负荷电流数据,通过对一个月内所有的5min一次的负荷电流进行均方根计算,作为最后理论线损计算的电流。经测试和资料表明,5min一次的实时数据,完全可以代表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用这个数据进行10kV配网的完全、实时理论线损,相对于典型日法,无疑是一大进步,其得到的理论线损,向实际线损又大大地接近了一步。但是,线路的运行方式经常在变化。在每月的理论线损计算中,如果采用全月的完全电流,而计算用的配网为固定的某一种运行方式,则其计算结果必然不准确。例如:我局的高新613线与西陆627线通过未端联络,在2000年7月份的某日,其运行方式为:西陆627线通过未端开关与高新613线形成联络,此二条线路均由高新线供电,该日110kV静德变10kV高新线出线电流的日均方根电流为180A,表1列出了理论线损计算中,考虑了实际运行方式与不考虑实际运行方式的理论线损的差别。 从表1中可以看出,如果实时线损计算未与线路实际运方相对应,则其计算出来的理论线损电量误差达(2420.5-1678.3)/1678.3=44.22。因此,对于10kV配网来说,一旦运行方式改变,就要随即改变线路模型参数。所以,对于10kV配网来说,哪一个时段对应哪一种运方,要由电脑保存下来,以便在月末按各种运方对应的时段自动进行理论线损计算。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运用GIS来进行运行方式的管理。另外,理论线损的应用,反过来又可以为优化运行方式提供依据,使运行方式选择线损较小的模式。相关新闻:[1]
来源:中国电力资料网